从生态角度看★★,秦岭山脉有着“国家中央公园”★★★“国之绿肺★★★”之称★★★,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,关系着我国南水北调★★★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重要战略的实施。秦岭庞大的“身躯”,不仅能让人们纵览中国南北不同的风光★★★,同时也成为各类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。其中,有“秦岭四宝”之称的秦岭大熊猫★、朱鹮、川金丝猴★★、羚牛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更是秦岭万千珍稀物种的最佳代表★★。
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,秦岭大熊猫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★★★,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10只大熊猫★。朱鹮种群数量已从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突破万只大关★★★,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约1.6万平方公里★★。川金丝猴在秦岭山脉中主要分布在陕西周至县、太白县、宁陕县等地★★,数量6000余只★★。秦岭羚牛种群数量5000余头,栖息地总面积15000余平方公里★★。黑鹳、金钱豹、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开始频繁在这里出现。
一座秦岭山,半部中国史★★。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山脉,逶迤磅礴三千里,不仅是我国的★★“中央水塔★★”★,还是南北地理分界线★★★,更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★★★。
这一系列数据与现象的背后,是秦岭生态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,也是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果的生动体现★。